2013年5月18日

外傘頂洲

外傘頂洲

外傘頂洲,又稱外傘頂沙洲、外傘頂汕,是台灣沿海最大的沙洲,位於東石港西方海上約14公里,長約20公里,寬度1-3公里,面積約100餘公頃,呈東北、西南走向,因形狀似傘得名,是臺灣最大的沙洲。外傘頂洲受到波浪、沿岸流及東北季風影響,平均每年往西南方向漂移60至70公尺,被稱為「移動的國土」,行政上歸屬雲林縣口湖鄉,但實際上大部份則位於嘉義縣東石鄉外海,主要由濁水溪出海時挾帶大量的泥沙沖積而成。近年來由於沙源減少,面積範圍逐漸縮小,嘉義沿海也因此逐漸失去天然的屏障。外傘頂洲上現僅有燈塔一座及漁民自行搭建之「竹篙寮」。


塭港堆燈塔位在口湖鄉外海的外傘頂洲沙灘上,1914年日治時代,日本人在此首次設立燈塔,最初設立的目的就是防止航行在附近海域的船隻,因沙洲而招致擱淺,期間曾因颱風、沖蝕毀壞而數度重建,由於沙洲本身是浮動的地基,燈塔的方位也會因沙洲的移動而數次改變位置,影響海上船隻導航的功能。目前塔身以鋼鐵建材製造,與一般的磚石泥材燈塔不同,遠遠望去還以為海上架設了根電線桿。燈塔目前已沒有導航的功用,不過仍舊矗立在忽隱忽現的沙洲上,守候著島上的土地。
檢視較大的地圖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